中文版    ENGLISH

展会新闻


两江新区“智慧工地”让城市在建项目管理“耳聪目明”

两江新区“智慧工地”让城市在建项目管理“耳聪目明”

迈入全国前列 体现重庆智慧城市管理水平

进出工地“刷一刷”、安质检测“扫一扫”、管理审核“点一点”……作为重庆市“智慧工地”建设的集中试点区,两江新区实施“智慧工地”建设工作以来,稳步推进,取得显著成效。

截至目前,新区辖区内所有在建项目实现了“智慧工地”的全覆盖,实现了“智慧应用”的全面提档升级。推动了传统建筑施工向建造行数据化、项目信息可视化、现场流程精细化的智能管理转型升级,为两江新区城市智能建设奠定基础,两江新区智慧工地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。

智慧设备齐上阵

让工地更加“耳聪目明”

什么是“智慧工地”?打一个简单的比喻,也就是让工地长了“眼睛”“耳朵”“鼻子”,看得见违章、听得见噪音、嗅得到隐患。“智慧工地”就是要通过系统平台、智能技术、智能设备的应用,让工地具有类似视觉、听觉、嗅觉和逻辑分析的能力,通过信息技术实时精确把控现场脉络。

环境监测系统、VR体验、智能安全带、应用无人机...在两江新区,一大批智能设备在工地现场的应用,大幅提升了工地的智能化水平。

以新南立交为例,作为2018年重庆市“智慧工地”示范项目之一,新南立交的智慧化工地建设按照“智慧工地”建设标准实施。智能扬尘监控、噪声实时监控系统、智能抓拍摄像头等智能设备齐上阵,还设置有4座临时天桥监测人流量,可以说是“耳聪目明”。

针对新南立交项目周边建筑密集、居民众多的情况,施工现场专门采用智能扬尘监控设施,对超标区域自动喷洒降尘。现场还设置有噪声实时监控系统,一旦噪音超标就发出降噪预警。

不仅如此,新南立交施工现场设置有安全帽智能抓拍摄像头,一旦抓拍到未戴安全帽的镜头,现场会出现语音预警,提醒在场人员佩戴好安全帽,并及时上传相关镜头图片到智慧工地线上平台,供安全管理人员分析查阅,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。

另外,新南立交建设前期还在交叉口的4个方向,分别建有4座临时人行天桥。通过对天桥人流量进行监测,为当下正在修建的正式人行天桥的位置、数量提供科学依据。

打造两江新区“智慧工地”大数据管理中心平台

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水平

围绕施工现场管理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五大关键要素,两江新区建设局开发建设两江新区“智慧工地”大数据管理中心平台,含有实名制管理、考勤管理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、远程视频监控、生态环境监测、监理行业管理、质量检测、建材管理、危大工程管理、质量验收管理等12个智慧应用子系统。

除满足自身监管工作需要外,同时向工程项目参建各方免费开放,各工程项目和企业能在PC端、移动数据端实时查看项目现场情况、整合碎片化数据和信息,优化施工管理措施。

针对施工现场易出现扬尘等环境问题,两江新区充分利用“智慧工地”现代智能信息平台加强预警预报,应用“智慧工地”生态环境监测子系统采集的PM2.5、PM10、噪音等相关环境数据,实现与当日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比对,超标时进行预警,并推送至现场管理人员及建设主管部门监督人员,并与施工现场降尘喷淋设施智能联动,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发生。

以蔡家大桥南引道(金山寺立交)工程为例,该工程接入两江新区“智慧工地”大数据管理中心平台,让工地更加“智慧”。在施工现场,该平台的扬尘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测扬尘情况,并及时对扬尘超标区域自动喷洒降尘,节约人力的同时做好扬尘控制;该平台中的视频监控、环境监测等智慧应用,使得工作人员可远程了解到现场情况,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;此外,通过该平台的检验检测管理、建材管理、质量验收管理、监理报告等智慧应用,为工程质量的过程管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,利于工作人员主动做好现场质量及资料管理。

近年来,两江新区持续落实提升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
截止2018年底,全区累计438个工程被评定为重庆市“智慧工地示范项目”,占全市的44%;全市“智慧工地”观摩会连续在新区召开;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两江新区“智慧工地”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,两江新区智慧工地建设已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。

2024北京智慧城市、数字城市、智能建造、智慧工地建设博览会   版权所有   2022-2023   
电话:010-88082075    010-88082072        传真:010-88082034    邮箱:yantao8688@vip.163.com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3号             邮编:100037           技术支持安创未来